News | “十三五”中国面板产线投资近八千亿;赛迪发布5G终端产业白皮书;安徽立德AMOLED FMM在合肥启动
2020-11-11 10:28:55
“十三五”期间中国面板产线投资近8000亿元,出货居世界首位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7日介绍说,“十三五”期间,中国面板产线建设投资近8000亿元(人民币,下同),从2018年开始显示面板出货量位居世界首位。
在当日举行的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新闻发布会上,杨旭东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新型显示产业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配套设备材料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国面板产线建设投资近8000亿元,总产能较2015年底增长149%。2019年,中国新型显示全行业累计营收规模约3725亿元,2016年至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22.1%。总出货面积达1.15亿平方米,从2018年开始显示面板出货量位居世界首位。
截至2019年底,中国面板生产能力进一步成熟,超高清、大尺寸面板制造工艺水平显著增强,Mini-LED背光、超高刷新率等技术实现突破,TFT-LCD面板制造的智能化和核心工艺技术已达到全球最高水平。
杨旭东说,在产业配套方面,“十三五”期间,相关上游材料和设备产业逐渐起步,中国新型显示产业材料和装备国产化进程取得了明显进展。2019年,中国显示产业上游材料实现营收869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8.5%。
“同时也要看到面板产业虽然在配套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了进展,但与产业规模相比,产业在创新能力、配套能力和高端产品方面还存在一定短板薄弱环节,有待于‘十四五’以及长时间着力解决”,杨旭东表示。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中国将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进一步迈进,打造全球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新格局;将完善产业链建设,鼓励上下游企业合作开展显示产业关键材料和核心设备联合攻关;将进一步加强全球产业链的协作创新。
赛迪发布《5G终端产业白皮书(2020)》
总投资15亿!安徽立德半导体引线框架及AMOLED FMM一期项目在合肥举行启动仪式
2020年11月8日上午,安徽立德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高精密半导体引线框架及AMOLED高精度金属掩模板(一期)项目启动仪式在合肥市新站综合保税区举行,合肥市政府、业主方、投资方、项目建设方等代表出席了本次启动仪式。合肥市新站区书记路军参会并讲话,对项目的顺利开展表示热情关切,对项目前期工作筹备作了充分肯定,对项目安全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安徽立德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小平代表项目团队作了致辞。
安徽立德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董事长 高小平
此项目规划总投资15亿元,其中一期投资3.7亿元,建设面积32000平方米,生产规模为年产蚀刻型引线框架一亿条、冲压型引线框架三千万条,高精度金属掩模板700万件,年产值超15亿元,年利税1.4亿元。
引线框架是半导体封装环节中非常重要的核心材料,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引线框架市场,而蚀刻引线框架基本依赖进口。高精度金属掩模板(FMM)是AMOLED蒸镀环节核心材料,决定着AMOLED屏幕的分辨率和尺寸大小。目前,大尺寸、高分辨率的精密金属掩模板(FMM)仍是行业瓶颈。安徽立德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团队是国内首个进行OLED精密金属掩模板(FMM)研发团队,是安徽省首届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安徽“三重一创”项目承担者,该团队成就了中国第一块OLED彩色显示屏诞生。该项目选择绕开原材料的壁垒,采用混合工艺制作复合精密金属掩模板(FMM),突破了掩模板的材料、高PPI和大尺寸瓶颈;同时,该项目将顶尖的掩模板研发工艺技术应用到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的研发生产上,解决了微观大面积精密制造均匀性的世界技术难题,采用“图形电镀+高速蚀刻”工艺路线,可以精密高效加工3mil/3mil以下的线宽线距,达到国际最高水平,采用卷对卷自动化生产工艺,效率可以达到目前国际生产方式的2倍左右,人员数量降低50%。
该项目的落地,是合肥市“芯屏器合”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布局,将推动新型显示AMOLED行业的发展,改善国内半导体封装产业紧缺蚀刻引线框架的现状,加快集成电路国产化的进程,该项目对完善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链、新型显示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