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继徕卡蔡司后国内手机厂商将与哈苏合作;卖厂传闻未明欧菲光拟向安徽精卓出售多项无形资产;苹果首款高端VR设备明年面世
2021-01-25 10:04:16
继徕卡 蔡司后:曝国内手机厂商将与哈苏合作
1月23日消息,随着智能手机飞速发展,其早已不再是单纯的通讯工具,在性能优异的处理器和出色的相机模组加持下,手机同时还扮演着游戏机、照相机等众多角色。
随着手机厂商在自家手机的影像系统上持续“堆料”,手机拍照能力也成为厂商主打卖点之一。
近日,据博主@数码闲聊站消息,有国内手机厂商目前正在接触哈苏,不过并没有透露具体是哪一家,通过“排除法”及网友评论推测,小米与OPPO的可能性最大。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集团副总裁常程此前在微博发起票选,内容为相机和哪个品牌合作,是你心中美好的事情。
票选选项包括佳能Cannon、尼康Nikon、哈苏Hasselblad与完全不需要。
其中,哈苏的得票数最多,达到1.5万票,紧随其后的是佳能7714票,同时还有7308票认为完全不需要。
不仅如此,在此前小米的一份“镜头偏移装置及拍摄设备”的影像专利中,也曾提及过哈苏。
结合常程发起的投票与影像专利来看,小米与哈苏合作的几率更大。
手机、相机厂商联名合作逐渐成为手机界又一个新趋势,例如华为搭载的徕卡镜头、vivo的蔡司镜头,以及索尼将自家高端相机中的“G”镜头认证给Xperia手机。
那么究竟哪家国内手机厂商会与哈苏联姻呢?我们拭目以待。
苹果砍单、华南卖厂传闻未明,欧菲光拟向安徽精卓出售与非美国大客户触控显示业务相关的多项无形资产
在“苹果供应链或转移”、“苹果砍单”的传闻风波之下,两天市值蒸发超50亿元的欧菲光(002456.SZ)披露了2020年业绩预告,以此告诉市场,公司去年业绩稳定增长。
1月22日晚的公告显示,欧菲光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0亿元-9.10亿元之间,同比增长59%-78%;扣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15亿元-8.60亿元,同比增长123%-168%。
欧菲光2020年业绩预告虽全年业绩在增长,但如果结合2020年三季报来看,欧菲光第四季度盈利区间在0.71亿元-1.71亿元之间,单季净利润环比和同比均处于下滑趋势。若算上计提坏账准备减少的净利润3624.95万元,欧菲光去年第四季度下滑趋势未改。
欧菲光是国内知名的显示光学镜头模组厂商,作为苹果产业链公司,苹果公司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欧菲光的业绩,并牵动着其股价。
对于2021年1月21日尾盘的闪崩和22日全日杀跌近8%,市场有消息称,苹果或转移供应链,欧菲光位于广州的镜头模组工厂也将被出售给立讯精密(002475.SZ)。消息未被证实,立讯精密和欧菲光也未有回应。
1月22日盘后欧菲光披露了一则无形资产出售公告,未有广州工厂出售信息。欧菲光计划打包与非美国大客户触控显示业务相关的962项专利权等无形资产以1.04亿元出售给关联方。
2020年全年业绩增长的原因,欧菲光也表示,一方面,公司光学影像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光学镜头产能和出货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受益于部分大客户订单增加和平板电脑销量增长及安卓触控业务独立发展,触控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显著改善。此处大客户为苹果公司。
事实上,苹果产业链公司多面临着“去苹果化”难题。一方面,过于依赖苹果,将自身命脉系于另一公司手中,风险不可控这是任何一家企业都不愿意看到的。另一方面,苹果公司正是公司业绩的增长点,若大的订单和市场,及苹果供应链带来的品牌效应,也是公司所不能轻视和放手的。
因此,“去苹果化”命题虽不断被提起,但未果,各企业对苹果公司仍趋之若鹜。
在欧菲光身上可以看到,在苹果公司面前,欧菲光处于弱势议价地位。
从主营业务来看,欧菲光主要分为光学影像核心业务、微电子业务和智能汽车业务三大部分,以下以2020年上半年数据来分析。
第一部分,光学光电产品包括影像模组、光学镜头、触控产品三类产品。2020年上半年这一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2亿元,营收占比77.55%。
其中,影像模组分为安卓客户和非安卓的国际大客户,后者显然为苹果公司。
安卓客户摄像头模组实现营业收入117.12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达50%,综合毛利率11.08%。非安卓影像模组产品销售收入36.73亿元,同比增长95.95%;出货量0.55亿颗,同比增长30.34%。
值得注意的是,非安卓客户综合毛利率在同比增长11.24个百分点后,为10.94%。这意味着,此前欧菲光对苹果公司这一业务是在赔本赚吆喝。2019年同期非安卓客户摄像头模组收入毛利率为负数,2020年才转正,且综合毛利率仍不及安卓客户。
触控产品这块,因安卓触控业务出表独立发展,欧菲光所有业务均属于非安卓客户。触控产品在欧菲光的营收占比本不高,只有11%左右的比重。
公司上半年触控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6.77亿元,同比下降44.30%。公司产品出货量为0.92亿片,同比增长26.29%。
欧菲光在出货量大幅增长之下,营业收入反而出现超过40%的下滑,意味着其对苹果公司触控产品的报价在大跌,毛利率下滑。
此外,光学镜头产品营业收入3.64亿元。
第二部分为微电子产品,这一业务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4.6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29%。微电子产品又分为指纹识别和3D Sensing业务。
其中,指纹识别模组产品营业收入为27.01亿元,同比下降25.70%;综合毛利率为15.50%,同比下降2.9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为指纹识别模组市场竞争加剧,单品价格承压,屏下指纹市场渗透率不及预期。
3D Sensing业务又是一项与苹果公司相关的业务。这块业务,欧菲光在2019年同期也是亏损在卖。2020年,公司3D Sensing业务营业收入为17.63亿元,同比增长79.83%;综合毛利率为12.23%,同比增长12.53个百分点。其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国际大客户订单增多及3D sensing产品在安卓市场渗透率提高。
由上述可见,去年上半年欧菲光业绩增长涉及的几项产品,影像模组产品、触控产品、3D Sensing业务均与这位非安卓“国际大客户”息息相关。
去年全年欧菲光与苹果公司关系表现如何,还要看年报详细数据。不过从第四季度业绩环比、同比双双下滑的表现来看,似乎市场对“苹果砍单”的忧虑不无道理。
苹果首款VR设备定位高端 将于2022年面世
1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公司的首款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头显将是一款昂贵的小众产品,有望于2022年推出。这款产品主要为了将来更主流的“AR眼镜”做铺垫,后者需要更长时间。
苹果最初的VR设备遇到了几个开发障碍,而该公司对其销量也给出了保守预测,这表明将这项新兴消费技术推向大众将充满挑战。作为一种VR产品,苹果研发的设备将全方位展示3D数字环境,用于游戏、观看视频和交流等。
据报道,这款头盔的价格甚至将超过目前市场上一些价格较高的 VR 头盔,价格最高可达1000美元,目的是最初将其作为小批量利基设备销售,目标客户是专业用户——有点像苹果目前销售的Mac Pro和Pro Display XDR。
至于这款设备上的AR功能,即在真实世界的视图上叠加图像和信息的能力,将受到更多限制。知情人士说,苹果计划最早在2022年推出这款产品,与Facebook旗下Oculus、索尼PlayStation VR和HTC开发的同类产品展开竞争。
这种高技术、高性能和高价格的设备只会以小批量销售,但这将有助于它开始提高效率,降低所涉及技术的生产成本,以便为以后更多的大众市场设备铺平道路。
苹果的目标是在这款设备中加入最先进、功能最强大的芯片,以及分辨率比现有VR产品高得多的显示屏。在该设备上测试的某些芯片性能超过了苹果M1 Mac处理器。另外,苹果还为这款头显设计了风扇,这是苹果在移动产品中通常要避免的。
苹果最初计划为这款头显配备功能较弱的处理器,并将大部分工作转移到用户家中的一个中枢(hub)上,该中枢将把内容无线传输到头显上。但有报道称,时任苹果设计总监乔尼·艾夫(Jony Ive)粉碎了这一想法。后来,这款头显被设计成一款“独立式”设备,这意味着它可以依靠电池工作,而无需插到墙上或Mac电脑上。这与Facebook最新的VR产品类似,而索尼的产品则需要PlayStation游戏机的支持。
报告指出,这款产品的尺寸可能与Oculus Quest大致相同,外部采用布料有助于减轻重量。外部摄像头也可以用于环境和手部跟踪,并有可能首次推出自己的应用程序商店设计的虚拟现实内容。
分析人士称,如果苹果真的推出这款VR头盔,那么也是为最终的AR眼镜铺路。苹果一直认为,AR眼镜将是一种更主流的产品,但技术相对较难。通过开发一款不那么主流的头戴式设备(VR头显),苹果可以在底层技术、消费者教育、内容开发和开发者关系上进行投资,为其最终的AR眼镜获得成功创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