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折叠屏手机热苹果欲分一杯羹;中芯国际蒋尚义首亮相;京东方增资助力硅基OLED、数字医院等
2021-01-18 10:54:00
DIC EXPO 2021展位预订已启动!
▼
苹果表示将考虑折叠式iPhone,并计划在2021款机型上做一些小改动
苹果公司已经开始研发可折叠屏幕的iPhone,这是三星电子公司和其他公司类似设备的潜在竞争对手,不过它只计划对今年的iPhone系列做一些小改动。
这家总部位于加州库珀蒂诺的公司已经开发出用于内部测试的可折叠屏幕原型,但尚未确定推出可折叠iPhone的计划。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这项开发工作还没有扩展到显示器之外,这意味着苹果的实验室里还没有完整的手机原型。
像三星的Galaxy Fold、摩托罗拉的Razr重启以及华为等中国公司的其他产品一样,可折叠iPhone可以让苹果在更便携的包装中制造屏幕更大的设备。苹果公司内部讨论了多种可折叠屏幕尺寸,其中一种尺寸与iphone12promax上的6.7英寸显示屏尺寸相似。目前可折叠手机的屏幕尺寸为6英寸和8英寸。
这位知情人士说,测试中的可折叠苹果屏幕和三星的屏幕一样,有一个几乎看不见的铰链,显示器后面有电子设备。包括微软在内的其他公司最近也推出了带有可视铰链的设备,将两个不同的面板分开。苹果发言人拒绝置评。
对于苹果来说,这将是一个彻底的转变。它开创性的可触摸全屏幕智能手机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消费科技产品,帮助苹果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然而,折叠式iPhone很可能在数年后推出,或者最终可能永远不会推出。该公司目前的重点是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下一代旗舰iphone和ipad。
据知情人士透露,鉴于智能手机在2020年的增强功能,包括5G和新设计,苹果并不打算对今年的iPhone系列进行重大调整。在苹果内部,工程师们认为下一代iphone是该设备的另一个“S”版本,这一术语通常用于小规模升级的新iphone。
Covid-19的流行也使产品开发变得复杂,苹果的硬件工程师每周只在公司硅谷的办公室工作几天,而且人数有限。这意味着要把工作交给苹果在中国的工程师。
去年,iphone12的发布推迟了几个星期,但苹果仍然能够包括几乎所有的预期功能,除了一个被称为“AirTags”的配件,用于定位背包和钥匙等实物。该公司现在计划在今年推出该配件,并计划为其提供多个配件,包括一个真皮钥匙链。三星本月早些时候宣布了一个类似的小发明。
尽管总体变化不大,但苹果仍在测试2021年的关键升级:屏幕内指纹解锁。这将为用户解锁iPhone增加一种新方法,超越密码和人脸识别。2017年,随着iphonex的推出,苹果开始摆脱指纹传感器,但自那以后,Touch-ID一直是Mac笔记本电脑和更便宜的iPhone上的一项功能。为苹果提供5G调制解调器的高通公司本月早些时候宣布推出一款速度更快的屏幕内指纹传感器。
在用户戴口罩的环境中,这项功能会很方便,因为口罩通常与人脸识别不兼容。屏幕内指纹识别器在安卓手机上已经出现了好几年了,对于一些用户来说,它也可能比人脸识别更快。不过,苹果不会移除面部识别扫描仪,因为它在增强现实和摄像头功能方面仍然很有用。
苹果公司还讨论了取消部分iPhone机型的充电端口,以支持无线充电。除了去年从iPhone盒中取出充电器外,该公司还为iphone12安装了磁性MagSafe充电系统。它也将这种充电技术带回了MacBookPro。
对于平板电脑产品线,苹果正在计划推出一款新的ipadpro,外观与目前的型号相似,但增加了一个小型led显示屏和更快的处理器。一款更薄更轻的入门级iPad也在酝酿中,它采用了与2019年iPad Air相同的设计。
中芯国际蒋尚义入职后首次亮相
第二届中国芯创年会今日举行,中芯国际副董事长蒋尚义现身并针对中芯国际发展方向等问题做出解答。IT之家了解到,这是蒋尚义入职中芯国际后首次亮相。
蒋尚义表示:
摩尔定律的进展已接近物理极限,目前的生态环境已不适用;
先进工艺一定会走下去,先进封装是为后摩尔时代布局的技术,中芯国际在先进工艺和先进封装方面都会发展;
封装和电路板技术进展相对落后,渐成系统性能的瓶颈;
只有极少数需求量极大的产品才能使用最先进的硅工艺;
随着最后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对芯片的要求各不相同,各种芯片种类繁多,变化快,但量却不一定大;
芯片供应链迎来重整,不同的应用需要不同的芯片,芯片的需求成多元化;
半导体应用市场已经从主要芯片掌握在少数供应商手中转变为主要芯片不再掌握在少数厂商手里;
后摩尔时代的发展趋势是研发先进封装和电路板技术,也就是集成芯片,可以使芯片之间连接的紧密度和整体系统性能类似于单一芯片;
我们的半导体产业需建立完整的生态环境才能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取胜,包括设备 + 原料→硅片工艺→封装测试→芯片产品→系统产品,以及 EDA Tools,Standard Cells,IP’s,Testing,Inspection 等的配合,才能达到系统性能的最佳化。
募资200亿!BOE拟收购武汉京东方24%股权,投资重庆6代柔性AMOLED等项目
1月15日晚间,京东方披露增发预案,公司预计拟募集净额不超过200亿元,其中北京京国瑞国企改革发展基金(有限合伙)拟认购40亿元。
增发预案显示,京东方A此次的募集资金将用于“收购武汉京东方光电24.06%的股权”(65亿元)、“对重庆京东方显示增资并建设京东方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60亿元)、“对云南创视界光电增资并建设12英寸硅基OLED项目”(10亿元)、“对成都京东方医院增资并建设成都京东方医院项目”(5亿元)、“偿还福州城投集团贷款”(30亿元)以及补充流动资金(30亿元)。
在上述募投项目中,公司将启动的对重庆京东方显示增资并建设京东方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涉及的资金最大,该项目投资金额合计达到465亿元,此次拟使用募集资金60亿元。该项目于2018年12月启动,预计于2021年11月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并实现产线投产,于2022年12月完成三期项目建设并实现产线投产。经测算,该项目所得税后投资内部收益率为10.99%,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8年。
资料显示,近年来,随着AMOLED产业化技术的日渐成熟,AMOLED在显示器市场拓展应用领域,AMOLED的各项技术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掘和发挥。受益于近年来苹果iPhone、三星Galaxy、华为 Mate等手机产品采用AMOLED显示屏幕,AMOLED显示技术在中小尺寸智能移动显示终端市场应用日益广泛,AMOLED产品市场迅速发展。
京东方A称,通过对重庆京东方显示增资并建设京东方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公司将进一步增强生产技术的多样化。在现有产线特别是TFT-LCD产线中,公司大部分产能采用了目前已非常成熟的a-Si工艺,同时,在当前已投产的多条高世代生产线中引入了Oxide 技术,此外,还在鄂尔多斯5.5代生产线中采用了LTPS技术。京东方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将采用多种高分辨率OLED技术,有利于公司技术储备的深化。
另外,京东方A认为,通过投资云南创视界光电12英寸硅基OLED项目建设,公司可形成平均年产523万片OLED微型显示器的生产能力,一方面能够在国家持续产业政策引导的背景下通过扩大产能抢占市场,形成品牌效应;另一方面能够加大投入,突破重点技术环节,加速追赶国际先进技术,打破国际巨头垄断。
在京东方A的此次增发中,拟认购40亿元的京国瑞基金,系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控制的主体,且京国瑞基金与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于2021年1月15日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而在2014年增发时,京东方A控股股东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与北京电控签署了《表决权行使协议》,其直接持有的京东方股份其余30%的表决权在行使股东表决权时与北京电控保持一致。因此,京国瑞基金认购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行为构成关联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