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s | 京东方的目标:成为地球上最受人尊敬的伟大企业
2020-11-04 11:12:24
在本次“金水湖”论坛暨全球AMOLED生态链峰会上,我们也请到京东方OLED研发中心技术企划部部长唐国强,他为我们诠释了AMOLED未来主打的战争及其方向。
What Is BOE?
时至今日,AMOLED显示行业面临着巨大竞争,核心专利技术包括核心材料处于尴尬位置,其根本原因是国内的显示企业没有想清楚用户真正想要什么样的东西。当前阶段,将资源向用户需要的层面倾斜,提前向未来用户可能需要的方向或平台布局,会是有效解决国内大循环生态链建设的重要措施。
正如微软CEO Satya Nadella 的一句箴言所说: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every part of our daily lives is greater than it's ever been,
what the world needs is technology that is trusted and benefits people and society as a whole.”
京东方的企业目标亦是围绕着开发能够造福于人类和社会的技术,用心改变生活。唐国强表示,京东方一直致力于成为向信息交互和人类健康提供端口产品和专业服务的物联网企业,以“DSH”三大事业群为主,D代表端口器件,即显示屏;S代表智慧物联、解决方案;而H代表智慧医工、生命科技。当前在合肥、成都,已经有将屏幕功能集成的技术,作为京东方医院的主体设备。这其中,显示业务是京东方的核心业务,但不光有像TFT-LCD,还有装机Flex、Rigid(柔、硬)部分,另外也向着成为世界半导体显示行业领导者的目标而努力着。
面临两大难题:缺芯少屏、芯屏器和
唐国强介绍道,京东方的价值创建,首先是要解决“缺芯少屏”中屏的问题。一直以来,我们的显示屏被韩国、台湾企业所垄断,2014年大陆面板的自给率达到50%,2016年达到80%;2018年起,京东方的所有屏幕(柔性屏及刚性屏)在笔电、平板、智能手机、显示器、电脑等领域出货量整体第一。产线方面,2017年的时候,成都的G6代柔性产线量产,产品覆盖手机、手表、折叠手机等;2019年,绵阳6代线实现了量产出货,产品覆盖手机、折叠手机、折叠笔记本;2020年重庆第6代柔性AMOLED线完成厂房封顶。
第二个是要做到“芯屏气/器和”。芯作为计算、通讯、传感等单元的核心部件,屏则作为人机交换单元的核心部件;而气是无形的软件和内容,器是有形的各类功能硬件,所有这些之“和”是将物联网相关的端口、软件功能等和谐地组合起来,形成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万物互联的系统。
BOE的三维产业生态分析
一、市场趋势
柔性AMOLED屏已从OLED扩展到柔性显示,除了瀑布屏、打孔屏,以及折叠屏在市场上出现,未来京东方将会推出滑卷屏、卷曲屏等,包括360度的折叠屏和三折屏,以及车载用屏、智慧家居应用屏幕。
渲染图
2024年,市场总量预计达到1284亿,目前AMOLED的市场规模仅有232亿,2024年预计达到497亿元,如果看这个比例,京东方柔性AMOLED屏在整体屏幕占总规模比例是39%,由于柔性屏的技术难度还有带来的附加价值,往这个方向发展有非常大的空间。柔性AMOLED屏在旗舰机上的使用率将于2020年达到65%,预计到2024年,占比会达到87%。并且,AMOLED屏在手表、车载、滑卷等已得到初步发展。
BOE在2001年开启研究,于2017年实现柔性AMOLED手机量产,在此过程中已建立比较完善的研发体系,研发人数超过了1300多人,可使用专利数达到20000以上。从最初做一些基础材料的研究,到第二阶段向外输出技术,刚性和柔性技术实际上发展得非常快,所以需要在2.5代线做撰写器件结构算法等技术开发;我们将筛选出来的技术导入集成线,做集成类的研究;当集成类问题全部得到解决之后,讲技术推向量产线,这便是BOE的技术之路。
以京东方在美获得专利授权数目来看,2016年仅有870个授权,排在第40名;到2019年,授权已有2177个,排名也已提升至第13位。在OLED方面也同样有稳步增长,至2021年将有超过2.7万件的专利数。
二、技术规划
在产品形态上可以看到,2018年实现量产的第一代屏幕,用到窄边框的Notch刘海屏;到了2019年、2020年,用的是孔屏,屏占比超过90%。而未来,BOE会开发出自己的屏下摄像头相机,并拥有适配屏幕,这样的话,屏占比几乎达到100%。
另外,5毫米半径柔性折叠屏已经实现。在内置的产品上,到2020年会逐步实现内折叠R<3。到2023年之后,会推出拉伸屏,功能方面首先是外挂的指纹识别,是目前主流产品的指纹技术。
把Touch集成到屏幕上,也可以做成多层或单层的触控,未来笔记本可以实现大尺寸多层触控,将这些FMLOC线做集成,及3D压感集成;移动产品第一代是90Hz的上机率,今年可以推出120Hz的上机率,而明年更是会实现144Hz的产品,包括FHD120Hz的产品;便携产品方面,是从当前的单向折叠变成360度的折叠,过渡到滑卷;穿戴设备则由刚性变为柔性,并尝试是否有机会应用在手机上,实现手机与手表一体化。
三、产业合作
京东方始终致力于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协同共创,目前主攻四个用户平台,一是车载,二是穿戴,三是手提电脑,四是手机部分,最重要的是手机部分。得到用户平台后,须考虑如何使用这个平台,这可能牵扯到卷曲、折叠甚至是环绕、倒扣等技术应用。在应用平台上,需要设置透明元素等功能,而这些会是功能平台所需要的,将衍生出合作方。得到功能平台之后,就需要用到包括PMIC在内的实现上述功能的材料平台。最外圈是供应平台,有了方向、平台和材料,工艺平台也是不可或缺的,需要封装等等。因此,由最原始的产品和用户平台,能够衍生出种类繁多的得以开展合作共赢的价值共创平台。目前BOE的对外合作主要是与高校研究所和供应商进行的,对这些前沿技术筛选后,经过2.5代线进行集成审核查验,最终将考核通过的集成技术推向产品线,做到技术的闭环。
唐国强认为,要实现国内的产业内循环必须有具体落地的地方,第一是屏下摄像头,这也是未来手机发展的主要方向。BOE在这个方向上投入了不小的精力,包括屏下透过区的设计、膜材的提升、长寿命OLED器件的开发等。照相机方面,还需要开发对蓝光特别敏感的Sensor,这样才能使屏下应用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第二个是关于未来形态技术,未来BOE的产品包括360度折叠,特别是在笔电方向,其实对Cover、OCA、POL等新材料的开发需求很大,对设备厂商的要求也极为严格。
未来的应用技术,以柔性车载屏为例,可以生产异型、大曲面、绕曲,发光特色是边缘度比较好,色彩均一,且非常轻薄。这再次对上下游的合作提出要求,对OLED材料特别是高温长寿命材料的开发,包括偏光片的稳定性,模组等都需要进行开发。透明屏在车载方面应用范围较广,比如抬头显示,省去了支架做导航,还有在天窗或者是侧面客进行个性化甚至透明化的设计。
最后是拉伸屏,屏幕覆盖到人体或者是球面,需要三维拉伸能力,第一要实现的是电极可拉伸,第二个是像素可拉伸,第三个是基板工艺拉伸。
总得说来,屏幕作为万物互联的端口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推动OLED技术的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保持技术领先,是包括京东方在内所有产业链环节企业共同的奋斗目标。